过桥米线

10.4万 浏览 874 收藏

相传,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,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,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,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,米线已不热。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,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,可以让汤保持温度,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,还能更加爽口。于是她先把肥鸡、筒子骨等熟好清汤,上覆厚厚鸡油;米线在家烫好,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,之后加入米线,鲜香滑爽。此法一经传开,人们纷纷仿效,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,也为纪念这位贤妻,后世就把它叫做“过桥米线”。

过桥米线的用料

米线 1包 米线汤底材料包 4-5种
番茄丁(仅限番茄味米线) 40g 圆白菜(白菜叶) 少许
羊肉片或牛肉片 2片 鸡柳 1个
鹌鹑蛋 1个 韭菜 少许
即食玉米粒 50g 泡发的银耳 一小块
切片火腿 适量

过桥米线的做法
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1

步骤1

打开过桥米线材料包(番茄,麻辣,老坛酸菜,原味四种),在这里展示的是番茄味的材料包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2

步骤2

不锈钢或砂锅(勿用铁锅)中加水适量煮沸,放入1包干米线,煮3-5分钟左右。关火,盖上盖子焖20分钟,中间搅拌2次。尝一下,中间没有硬芯即可。(如果20分钟后尝着还是硬,可以再开火煮一下,用砂锅会焖的快些,因为砂锅较保温)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3

步骤3

过水冷却,凉干备用。我是用的白开水冷却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4

步骤4

取砂锅(或不锈钢锅),加500ML-600ML水,一般的矿泉水是500ML,加一瓶多一点点。水一定不要太多,不然喝不上还把味道冲淡了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5

步骤5

水开后加入骨汤包和料粉包,搅拌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6

步骤6

然后把其他调味包放入搅拌。雪菜沫我比较喜欢吃火轻一些的,我都是快出锅的时候加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7

步骤7

切大约40g番茄丁进去,煮开1分钟左右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8

步骤8

(可依据个人口味加入各类火锅丸子或配菜,荤类煮3分钟左右至熟),然后将米线加入,再次煮开后趁沸将雪菜沫及其他所有配料(鹌鹑蛋,牛/羊肉片,圆白菜,火腿片,煎鸡柳,泡发的银耳,即食玉米粒,韭菜等)依次加入,稍加煮开后关火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9

步骤9

一锅香喷喷的米线就完成了,番茄米线完成图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10

步骤10

原味过桥米线完成图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11

步骤11

麻辣口味米线完成图。麻辣口味的可自己放点炒熟的黄豆进去,味道会更好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12

步骤12

米线捞起时如果像上图这样,易断不连续,说明有点煮大了,或者焖的时间过长了,小厨我做过多次只有一次碰到这种情况,不是因为咱家米线不经煮,是我太专注追剧把时间给忘啦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13

步骤13

搭配的经典菜品及部分包内调味料。煎鸡柳跟米线更配哦~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14

步骤14

咱家的纯大米米线,感兴趣的可以做个实验,留一点米线在锅里,一直煮,一直煮,煮到最后就会煮成这样↑的纯米汤,跟大米稀饭里的米汤接近。没有任何杂味,而是一股清米香味儿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15

步骤15

像这样的麻辣烫丸子可以切成小份再煮更易入味,从超市买来后切成小丁再放进冷冻里,下次再做时就不用干等着解冻啦。。。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16

步骤16

小贴士: 1、煮底汤的水一定不要太多,否则味道会淡。少了可以再加热水,但是多了就会把油料包靠干的。 2、记得先放鹌鹑蛋,牛/羊肉片和圆白菜。用不锈钢锅要注意在每次加入新食材后恢复沸腾的时间都会长些,看具体情况而定。 3、第一次做难免生疏,有待改进,多做几次就找到窍门啦,小厨我每次做都会有进步,现在已经越做越好了呢,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可以哦,加油!
过桥米线的做法图解17

步骤17

想获取以上米线材料包的,就扫我吧,或者直接搜索axiang_vdian加好友就可在线买到以上米线材料包了。

过桥米线的烹饪技巧

1、煮底汤的水一定不要太多,否则味道会淡。少了可以再加热水,但是多了就会把油料包靠干的。 2、记得先放鹌鹑蛋,牛/羊肉片和圆白菜。用不锈钢锅要注意在每次加入新食材后恢复沸腾的时间都会长些,看具体情况而定。 3、第一次做难免生疏,有待改进,多做几次就找到窍门啦,小厨我每次做都会有进步,现在已经越做越好了呢,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可以哦,加油!
做菜好吃都有技巧,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,大家搜索“豆果”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!

创建时间:2016-12-18

你当前的位置:豆果美食 > 过桥米线

    查看更多评论

    使用社交账号登陆豆果美食

    / 18 过桥米线的做法步骤

    收藏成功,选择加入的菜单

      创建菜单

      标题:

      内容:

      保存

      扫码下载豆果美食app

      与全世界的豆子一起标记吃货生活